匿名 说...
有人说出家的生活很艰难就像制作茶从种茶树到压制成茶饼每个细节都要很小心很用心但也有人说很愉快很轻松就像在享受评茶一样。我到觉得在选择出家前就应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再出家以后你就会享受出家的生活。虽然出家生活里也需要通过不同的磨练但在磨练的当时也学习了人生成长的过程。成为一个出家人很不简单就像要学会怎么收藏茶叶。什么都需要懂才能帮助信徒们解决问题要不然信徒们就会跑到道家或魔教。出家生活虽然艰难但却很有意义,除了自己能修福报也能把佛教带入其他人的生活好让大家修修福报别再轮回里痛苦。好向往出家的生活但我应该没这个机会。没关系我们就当个好好修行的佛教徒帮助出家人把佛教事业推到最高峰也教导身边的所有朋友修福报吧!无量寿佛。。。。
晢:
不管是出家還是人生,我們總覺得在走這條路前已經看清楚了。但是,學人現在充分的了解一句話。“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沒有踏進一步,永遠不知道里面的東西。像學人一樣。出家前與出家后是兩回事,出家后與受戒后也是兩回事,相信受戒后與讀書后也是兩回事。哈哈除了環境的改變,心態上也會改變,責任也增加了。這都是出家前所沒有辦法了解與預設。所以就算你已經預設你想要怎樣的出家生活,但當你踏上這條路,走的如何,最后的方向就看你的福報與業力了。相信與剛開始的預設是兩回事了。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不止是出家人,在家人也一樣。每一天都可以活得不一樣,也可以活得一樣。
像我前幾天喝的一罐(收了35年)老六堡。一樣同一批茶兩個主人。結果味道截然不同,一個人帶有澀味,檳榔香無法完全的散發出來,整個茶就因為沒有完善的收藏而破壞了他的潛能。然另外一個主人的這六堡茶除了檳榔香但卻又增加了藥箱。喝入的口感厚純干凈。完全是兩回事。哈哈 ······
學人認為出家與生活如茶一樣。我們必須要從茶樹說起,才到采茶制茶,接著是賣茶收茶。最后,年老時所有的回味就仿如品茶。我們無法直入品茶,因為······我們還沒那么老哈哈~~~而且品茶然后就對這茶的未來下個判斷也太武斷了。它的未來還有很多會改變的因數。
佛教事業是我們四眾弟子的責任。我們要攜手努力方能共創凈土。
表格
12 年前